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教研  >   教学改革  >   正文 文章内容

这5年,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

时间:2017-10-26   来源:   阅读:

在国家对外开放进程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正在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培养更多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培养高层次人才,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教育发展中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魅力。——编者

今天,教育对外开放在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新格局。

双向留学联通各国人才

前不久,王俊峰等8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入驻安徽合肥的“科学岛”,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科研工作。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达54.5万人。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也吸引着更多留学海外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据统计,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43.3万人。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的学生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从2012年的72.38%到2016年的82.23%。

教育交流是文化互通的基础,学生交流是民心相通的基石。

2016年7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正式发布,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教育开放、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更多契机,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2016年,来华留学人员44.3万人,来自全球205个国家和地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引领来华留学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2016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的硕博研究生比例高达69%,比2012年占比增加了1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奖学金学生达61%,比2012年提高了8.4个百分点。

如今,在教育对外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外学生留学之路更加便捷,学习生活更加多元,国际交流更加深入。

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学生的双向交流同时增强。2016年,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超过8万人,中国去往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人数达到4万多人。目前,中国和东盟正在打造“升级版”的学生交流,实现双向流动总规模到2025年达到30万人。

教育对外开放正在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培养更多国际化高素质人才。

教育合作搭建世界舞台

“青年一直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锋力量,希望青年朋友树立全球视野,胸怀天下,面向未来。”9月28日,在美国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这样寄语中美两国青年。

对于全球的未来发展,青年是希望,教育是基础,交流合作是途径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中外青年教育交流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成功建立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8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并将教育的交流合作作为其中的重点举措。

合作才能共赢,我国教育的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合作形式更加多样。

其中,学历学位互认打通了各国教育之间的屏障,使得学生国际间的教育衔接更加通畅。近年来,我国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签署已经遍及4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24个国家,和中东欧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等8个国家。

随着我国学生对世界顶尖高等教育资源需求日益旺盛,中外合作大学这种高等教育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美国的杜克大学和纽约大学等纷纷与我国高校合作建立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等中国分校区,并引领了一大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也在拓展海外校区,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辐射到周边国家。截至目前,我国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02个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37个。

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培养高层次人才,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我国在全球教育发展中贡献智慧,彰显魅力。

中华文化聚集全球学子

10月13日前后,来自96个国家的105支参赛队的207名选手、109名领队纷纷从世界各地抵达北京,来参加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他们从110个海外赛区角逐入围,期待着这次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亲密接触。

这些进入决赛的各国中学生,不仅中文功夫过硬,中文演讲、绕口令、单口相声不在话下,而且对于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德国柏林预赛区,来自埃森伯乐文理中学的欧瑾瑜深情演奏的钢琴曲《我爱你,中国》震撼了全场。

“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汉语桥”中文比赛像它本届的主题一样,吸引着全球越来越多的汉语爱好者。据最新统计,全球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1亿人。

对于如此众多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孔子学院并不陌生,而且是他们大多数人接受汉语启蒙的地方。

如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几乎覆盖全球——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2所学院和1074个孔子课堂,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各类学员达到210万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已有51个国家设立了135所孔子学院和129个孔子课堂。

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67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了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此外,中医、武术(太极)、艺术、音乐、旅游、商务等中国特色专业,也为全球中华文明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犹如满天星辰遍布全球,使中国语言和文化异彩纷呈。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东